白琳,女,鄂爾多斯市隆勝野生動物園有限責任公司獅豹館飼養員,也是目前猛獸區唯一一位女飼養員,黨員服務先鋒隊第三隊成員。
初到獅豹館,由于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差距,白琳也曾感到迷茫,但是隨著在飼養過程中的不斷摸索,她逐漸了解了動物的習性,并對獅豹這樣的大型猛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特別的感情,同時也愛上了這些動物,愛上了這份工作。2012年10只只有半歲的小獅子和九只獵豹不遠萬里從非洲來到了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獅豹館,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啟了她猛獸飼養員的歷程。“我們猛獸飼養既要細心,又要大膽,工作中時時處處充滿危險,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園里,非洲獅的野性最強,馴化難。同事們戲稱:‘非洲獅子一聲吼,大地都要抖一抖’。”白琳笑著說道。
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情,白琳和班組的同事們就會事無巨細的檢查大小運動場是否有雜物、電網是否運行正常、門鎖是否堅固、展廳玻璃是否牢靠等等,每天對自己重申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操作中也和同事們相互監督提醒,避免意外發生。事實上,在飼養區的每一秒鐘都存在著潛在的危險。如果忘了給獸舍上鎖或鐵柵欄被銹蝕、下雨塌方損壞圍欄、萌長的野草都會造成電網短路……其中任何一種情況發生,獅子都有可能突然逃逸,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基礎飼養工作做到位,動物們適齡后就開始了繁殖。獅子繁殖時,場館人員要24小時值班,從獅子發情就開始詳細記錄,調整母獅營養攝入,飼料中調整牛肉比例,增加牛奶雞蛋。獅子臨產期前10多天就要進入待產狀態,飼養員們就開始全面觀測母獅生活狀態,隨時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幼獅出生后,更是需要全面監測,要細致的觀測每只幼獅每小時進食多少,進食多長時間,甚至每只幼獅的叫喊頻次,爬動距離都要詳細記錄,以此來評判幼師的生命體態是否良好。如果發現幼獅有體態虛弱,母乳攝入不足情況,飼養員們就要進行人工育幼幼獅。
近幾年獅豹館繁殖40多頭非洲獅,擁有成熟的非洲獅繁育條件,非洲獅實現了繁殖率百分之百,幼獅成活率百分之百的雙重突破,這一切與白琳及其班組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也得益于鄂野“引、育、用、留”的人才建設模式。
為使命而生,循初心而行,無數共產黨員扎根基層一線,以星星之火之力為新時代偉大復興貢獻燎原力量!
上一篇:文明出行、文明旅游